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3(1 / 2)

加入书签

眼中全都是亮闪闪的兴奋和好奇,他们一个个穿着一样的衣服,手臂上还扎着代表游客的臂环。

赵政默默扭头看了眼吕安。

吕小安:“……”

别看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什么都没干过!!!我也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第185章 战国风云(38)

一大一小相携而行, 准备排队出城。赵政是个体贴的孩子,一见兄长表情已经羞窘到了极点他便也不再多说, 只是吃吃笑了两声。

这些游客都来自于巴蜀之地, 实际上多半是巴蜀各地士族的公子,是来交流学习的……不要怀疑,并非是人质, 是真的来秦国学习的,不打引号的那种。

自李冰入蜀之后,出于修建水利的需要,秦蜀之间的联络渐多。但越来越多的联络也让双方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对彼此都存在一定的误解。

蜀郡人发现老秦人其实也不是那么蛮不讲理,秦国人发现蜀郡人也不是那么的不开化。

秦蜀战争已经过去了五十余年, 对于先秦的人们来说这已经是一代甚至两代人以前的故事了。加上这次秦国派来的最高长官十分靠谱,给蜀国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蜀国对于秦国的仇恨也自然被慢慢抹平了。

当然, 李冰入蜀时带来的秦国物资以及文化科学知识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这一变化。

但最重要的是——盐。

四川虽位于内陆,但由于地质原因此地产盐。然而从蜀地出现文明一直到现在已经有千余年,几乎所有的盐矿都已经被发现并且被当地士族势力把持,这些人垄断了盐业, 并依此作威作福。

李冰一到蜀地便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此处明明产盐却盐价奇贵,于是, 他在当地四处奔走探查水利之余亦是打探各方消息, 甚至起了从秦运盐平抑物价的想法,但后来他打消了这一念头。

入蜀的交通过于艰难,就算从秦国运盐过来, 单就价格来说未必比本土盐更有优势。

最重要的是,他发现蜀地对于“盐”的开采和别的地方不同——蜀地的盐是在地底下,因此他们的开采模式就是开凿带有盐卤的地区的土层,然后将卤水引到地面经过水煮得盐。

但蜀郡的劳动工具落后,加上蜀地的盐实在太多,大部分的盐矿在努力挖掘也不出卤水之后就便被放弃了。

当李冰第一次看到一处已经“废”了的盐矿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块盐场虽然说是已经被放弃,但是来往者还不少,他们到的时候恰是雨后。他亲眼看到有不少蜀民挖地成坑,然后从中汲水。

向导解释说这是因为土里还有盐,所以如果家里头情况比较困难买不起盐的就可以通过压榨泥土中的汁液得到盐水,经过过滤后再熬干就是盐了。

当地人认为盐藏在泥中,但李冰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这里的土地并未盐化。

但是他尝了尝泥水,的确带有些咸味,那么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

这处矿其实还有盐卤,只是盐卤是藏在无法通过挖掘得到的地底下。而下雨时候湿润的土地将上下连接起来,盐分向上走,最终走到了地表。

李冰冷静地分析过后,偏头询问了当地向导:“为何不挖井?”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