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政治影响(2 / 2)
按照惯例这种祖传爵位,以秦天瑞的功绩,现在完全够资格继承。
然而有资格,不等于就能袭爵。
国公这种层次的爵位,落在一名实权将领身上,那意味着又一名顶尖勋贵诞生。
最近几年,勋贵系的发展势头迅猛,他这个皇帝需要考虑权力平衡。
扶持勋贵对抗文官,或许在先帝朝是认真的,但在永宁帝这里仅仅只是恐吓文官集团的手段。
真要把勋贵集团扶起来,生性多疑的他,根本没法安然入睡。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宁愿新封一个爵位给秦天瑞,也不愿意让他继承兴国公之位。
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
按照大虞目前苛刻的封爵制度,以秦天瑞现在的功劳封爵,只能获得一个终身制爵位。
同世袭的开国公爵相比,中间差了不知道多少层次。
这麽干不仅无法拉拢人心,还会把人家推向对立面,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那只是糊弄傻子的。
当了几年的皇帝,他非常清楚,下面的人不是圣人。
真要是断了秦天瑞继承兴国公爵位的希望,这位忠于大虞的将领,就成了不稳定份子。
大虞内忧外患,现在正是用人之际。
此时自毁长城,可不是他这位明君该乾的。
「恭喜陛下,喜得良将!」
「收复了扬州府,反贼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想来要不了多久,收复南京的捷报,就会传来。
首辅万俊辉带头拍起了马屁。
以往的时候,发生这种事,御史们早就开喷。
今天的情况特殊,大家的心情都非常不错。
叛军遭到重锤,发发可危的大虞朝,突然间转危为安。
对众人来说,这意味着大家暂时不需要考虑跳槽了。
理论上文官士绅,换个主子一样能当官。
可所有人都清楚,改朝换代是需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纵观人类历史,九成以上的前朝官员,都熬不到新朝建立。
除了下错注外,更多官员连重新下注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人给干掉了。
天下鼎革,革的可不只是前朝皇帝,还有既得利益集团。
大家冒着诛九族的风险,跟着一起造反,可不是白乾的。
不把既得利益集团干掉,拿什麽去封赏有功之臣。
私底下抱怨归抱怨,大虞朝的官当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
「哈哈哈.」
「首辅所言不差,舞阳侯在递交捷报的同时,也奉上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按照他的计划,接下来将集中兵力,全力收复南京城。
朕觉得非常不错,可以予以支持。
唯一的问题就是持续征战,各省财政压力都非常大。
户部,能够抽出多少钱粮物资,支持收复南京?」
永宁帝关心的询问道。
大虞朝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现在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着财政展开。
如果朝廷有足够的钱粮,根本不会有那麽多叛军。
「陛下,户部财政一直吃紧。
各地的秋税刚入库,就被拿去填了窟窿。
现在国库空空—
庞承杰本能的选择了哭穷。
当然,户部也是真的穷。
朝廷欠下的烂帐一大堆,根本不是一季秋税,就能够把坑填平的。
纵使多收十年的税款,也还不上前面的旧帐。
为了平帐,户部不得不拿和废纸差不多的宝钞予以充数。
不过这些废纸,可以用来支付官员丶宗室丶贵族的俸禄,却没法用来发放军饷。
大虞建立这麽多年,通货膨胀了不知多少倍,土兵军硬是没有增长过,还时常遭到克扣。
倘若这最后的救命军饷,都拿宝钞糊弄。
那麽宝钞上午发下去,下午部队就发生哗变,次日城头就会出现「清君侧」的大旗。
同忠义无关,纯粹是士兵也要生存。
不给人家留活路,那麽大家就一起下地狱,
「够了!」
「朕不想听这些老掉牙的理由。
没有钱粮,就想办法去筹集。
全部都要朕来处理,还有你这户部尚书干嘛?
内阁也参与进去,务必筹集一笔军饷出来。」
永宁帝没好气的说道。
每次心情好的时候,总会闹出点儿么蛾子,破坏他的好心情。
在镇压白莲教叛乱的问题上,大虞朝也就前期阶段出钱出粮出兵,
随着国库耗干,先帝留下的内库被吸乾,平叛大军就只能靠地方衙门自筹钱粮养活。
南方各省富裕不假,怎奈大家被叛军祸害了一遍,一个个都损失惨重。
新收回来的州府,现在都没有来得及恢复生产。
在这种背景下,平叛大军向朝廷伸手要钱,怎麽也该表示一二。
「陛下息怒!」
「非庞大人推脱,户部现在是真有困难。
朝廷欠下的债务太多,债主们都盯着户部,国库根本留不下来钱。
谷嘉熙急忙开口劝说道。
作为阁臣,他和庞承杰没多少交情,现在求情全是出于公心。
更换户部尚书容易,难的是户部留下的烂摊子,没人愿意去收拾。
庞承杰抠抠搜搜的,好列把日子过了下来,
换个户部尚书上去,若是没有这份勤俭持家的能力,局势还会更加糟糕。
「陛下,谷阁老言之有理,此事不能全怪庞大人。
户部现在真的不容易,为了—」
万俊辉跟着帮忙解释道。
最近一年时间里,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身体素质急剧下降。
辞官的摺子,他早就递交了上去,就等着皇帝批准,就可以跳出风暴中心回乡养老。
在这种节骨眼上,户部若是出了问题,他这个首辅就别想全身而退。
「婷!」
「别在这里叫苦,户部负责天下钱粮,就要履行其义务。
朕能够等下去,前线的大军等不起。
再给你们宽限三天,朕需要看到结果!
永宁帝冷漠的下令道。
南京之战即将开打,正是最需要鼓舞军心士气的时候,朝廷肯定要拿出支持力度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