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欲失,人不衣食,君臣息(1 / 2)

加入书签

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欲失,人不衣食,君臣息

徐渭上奏,详细的论述了他在倭国看到的现象,倭国的城镇和乡野之间的发展已经彻底失衡,不是不均衡,而是彻底失衡。

丁口的过分集中,让倭国失去了乡野这个蓄水池,乡野再也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口了。

之所以是虚假的繁荣,因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补充进城镇了。

涌入大阪湾海港城镇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因为老人和孩子不具备迁徙能力,而倭国是一个狭长国家,不具备任何的纵深,这大大的降低了人口迁徙的难度。

人口聚集速度很快,超过三百万丁口散落在大阪湾沿海的港口里,而乡野之间只有五百馀万人。

而这些年轻人在进入沿海繁华城镇之后,见证了这些繁华后,立刻开始追求财富,通过辛勤劳动或者投机取巧,去追逐财富。

即便是得到了财富,也不会满足,而是开始追求名声,继而追求尊贵的身份,最后还要追求死后的荣耀。

但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事实上,这些为了发财来到城里的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直接倒在了第一步,求财而不得。

无论多麽的雄心壮志,仍然处于贫困之中。

世界就是如此的残忍,站在舞台中央的时代弄潮儿,终究是少数中的少数,大部分人,用尽了一切办法,好的坏的,对的错的,所有办法,全都用过了,但始终无法翻身,始终是穷民苦力,终日生活在焦虑之中。

眼下大阪湾沿海港口城镇是不缺少女性的,因为人口虹吸,将大量的年轻人聚集到了这里。

本来这些城镇里的倭女,其一生的轨迹,大约就是找个穷民苦力嫁了,搭夥过日子,再生几个孩子,糊里糊涂的过完这一生,那些纸醉金迷的繁华世界,终究是不属于自己。

但因为虚假繁荣,这些倭女有了新的选择,比如成为游女,伺候富有的人群,比如出海去做南洋姐,博取更好的生活。

而城镇里的男人,也很快接受了这一事实,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因为他们很快就发现,成婚不必要,生子也不必要,只需要一两天的劳动报酬,就可以到游廓,也就是游女聚集的地方,享乐一番,为何还要成婚生子呢?

之所以会发生这些,徐渭在奏疏里将其概括为:异生同死,抵死求欢。

人生下来有贫富丶有贵贱丶有天资聪颖丶有天弃愚笨丶有天生丽质丶有泯然众人,人生下来都不一样,但大家都要死去。

人生下来是要死的,十年是死,百年也是死,成仁成圣要死,成凶成庸也要死,一切功名利禄,在死后,都会做了土。

既然都要死去,这些生活本就贫贱丶愚笨丶丑陋的穷民苦力们,看多了繁华之后,就会情不自禁的想:为何还要再生下孩子,让自己的孩子继续贫贱丶愚笨丶丑陋呢?

当人们发现,只需要抛掉那些教化赋予的责任,就会变得快乐,因为赚的银子都可以供自己花销,及时行乐,拼死也要行乐,就成了这些城镇里主要思潮。

基于价值对比的生存享乐至上的思潮在蔓延,去责任化的社会正在普遍形成。

织田信长努力了,他下令禁止游女和游廊,希望通过这种手段,让穷民苦力更加努力的工作,换取更多的劳动报酬,组建家庭,生儿育女,来阻止倭国的整体崩溃。

但织田信长失败了,游廊的确关闭,但很快街头巷尾就有了私窑,只要门前挂一盏红灯笼,所有人立刻了解这里是做什麽的。

织田信长只能默许这些城镇,有游廊的存在。

倭国的城镇里,就发生了一件三代之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儿,那就是:[人不婚宦,情欲失半;人不衣食,君臣道息。]

这句话是先秦杨朱说的,流传于三代之上的俗语,意思是:

人们的欲望在消失,不肯婚丧嫁娶,甚至不追求名利地位,所有的欲望都在减少;对华美的服饰丶高大的房屋丶美味而丰富的食物都不再追求,君臣之道就开始消失。

不是不想追求,而是求而不得。

「万物齐生齐死,异生同死;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虚名荣利定非真,望美扬名似幻尘;圣愚皆腐骨,荣华三更梦;」

「重己贵己,重生贵生,人不婚宦情欲失,人不衣食君臣息。」朱翊钧念完了徐渭的奏疏。

这是徐渭对倭国的总结,徐渭把这些事儿串联在一起,去观察去思考,最终得出的结论。

最有意思的就是,徐渭给倭国开出了良方,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闭关锁国,极度排外。

只要闭关锁国极度排外,这些问题就会慢慢消失,回退到之前的乱战版本。

奈何倭国离大明真的太近了,大明不允许倭国闭关锁国,还要将大量的货物倾销到倭国来,换取白银的同时,摧毁薄弱的手工作坊,不允许倭国回退版本。

「徐渭这本奏疏好,很好。」朱翊钧拿着奏疏说道:「城乡发展绝对不能失衡,不能因噎废食,城镇要发展,乡村也要发展,只有如此,才有足够的人口。」

冯保眉头紧蹙的说道:「陛下,大明又不是倭国,倭国狭长,所以人们迁徙到沿海,根本不费多少腿脚。」

大明有纵深,这就是冯保认为的大明优势,大明真的太大了,乡野也真的太大了,人们迁徙的成本实在是太高,倭国发生的事儿,没有必要担忧。

「大明在修驰道。」朱翊钧摇头说道:「冯大伴,你看这些驰道经行的大城,像不像有无数条触角的抽水机,在不停的从乡野抽取丁口和财富入城。」

「是的,大明足够的大,丁口足够的多,可任由大城从乡野抽血,不用三五十年,大明也会陷入倭国的窘境之中。」

徐渭的奏疏反覆提醒,倭国的问题是乡野失衡,即便是乡野存在五百万丁口,但这五百万丁口,是老人,是孩子,是光棍。

这个年代,男子是劳动力,五六岁就开始创造劳动价值,所以倭国的溺女婴的现象,也是非常普遍,在加上战乱,生活不安定,倭国女子本身就少于男子,城镇抽取了女子入城,乡野之间遍地都是光棍了。

战乱最大受害者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而是平民,穷民苦力的抗风险能力微乎其微。

「还记得朕在广寒殿弄的老鼠天堂吗?」朱翊钧看着冯保问道:「你觉得真的不会在大明发生吗?」

「陛下圣明。」冯保稍微思索了一下,打了个哆嗦。

倭国发生的一切,和广寒殿老鼠天堂发生的一切,完美应验。

乡野之间那些个光棍们,就是老鼠天堂里最底层,它们没有任何的繁育欲望。

城里的大名丶富商们,就是强壮的老鼠,它们攻击其他的老鼠,根本没有任何的动机。

而繁育是从顶层散溢,在朝鲜得到了应验,在倭国也得到了应验,那在朝鲜和倭国发生的一切,在大明也会发生。

徐渭还在奏疏里提到,这些沿海的城镇,正在形成一批食利者,就是依托于大明开海政策之下,各种货物到港的买办。

最开始这些买办,只是大明雇佣的跑腿,他们通常会和到长崎总督府的大明商人保持极其良好的关系,并且懂汉话,充当中倭贸易的桥梁,并且积极展开贸易活动。

但时光荏苒,买办群体逐渐壮大了起来,并且开始和大明合夥做起了生意。

比如倭国秋田铜矿,就是倭人在做,大明主要负责管理和外销。

徐渭在奏疏里也是感慨,这些买办,花费了巨额白银购买大明的各种货物,将最多的利润转移出倭国,疯狂压榨本地市场和穷民苦力。

这些买办走狗,甚至和大明军配合紧密,对于想要打破他们垄断地位的倭国本土大名,重拳出击,出卖各种情报丶提供水文地理堪舆图纸丶鼓噪风力舆论等等手段,坚决配合大明军的行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些买办走狗依靠自己的经济地位,不断地获得更高的政治站位,甚至还学大明京堂,搞起了杂报,来笼络倭国士人。

最终建立了『对抗大明就是对抗王化丶拒绝先进丶拒绝文明』的基本政治正确,塑造各种不适合倭国本土的风力舆论。

这是徐渭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情景,徐渭丶孙克毅等人,自问自己对倭国有恨,恨到到长崎对倭国给予重拳,但这些倭国买办的表现,比徐渭他们表现的还要恨倭国!

除了军事侵入外,经济丶文化丶政治都在全面侵入倭国,而后三者完全由倭国倭人去主动完成的。

「倭国正在杀死倭国。」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

大明反对大明,描述的是大明因为各种阶级站位不同,产生的撕裂,但这种撕裂仅仅只是反对的程度,调和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就是弥合矛盾。

借乡贤缙绅人头一用,能够很好的纾解万民心中的怨气。

但倭国倭人更进一步,倭国正在杀死倭国,倭国正在走向自我灭亡,而且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

「把徐渭的这篇奏疏,下章内阁,让阁臣们都仔细看看吧。」朱翊钧将奏疏递给了冯保。

「织田信长的妹妹织田市,代呈送倭国国书,说倭国制定了一些错误的国策,希望重新调整和大明之间的关系,共同结束在朝鲜发生的战争。」冯保呈送了一本奏疏。

倭国因为内部矛盾激化,不得不将矛盾转移到外部,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且取得了巨大优势,差一点鲸吞整个朝鲜。

大明出兵干涉后,倭国相继在平壤丶开城丶汉城大败亏输,在胜利的天平完全倾斜向大明,战场对倭国完全不利的局面下,倭国提出了议和。

倭国承认了中国是文明的源头,倭人从中国学到了文字丶行政和宗教,所以倭国就诞生了。

国策是错误的,织田信长承认战败,并且愿意退出朝鲜战场来换取和平,同时,织田信长的国书中,强调了大明和倭国关系源远流长,并且保证了不会重复过去错误决策。

朱翊钧拿起了奏疏说道:「织田信长在国书中,说起了倭国人起源于秦朝方士携童男童女,东海寻访仙山的故事。」

「朕非常反感这种说法,同样对于倭人而言,倭人也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

「当然,朕对这件事无法认同,因为朕无法接受所谓的汉人后裔数典忘祖。」

「他的所有请求,朕无法答应。」

朱翊钧做了批覆,织田信长确实挺不要脸的,直接把倭国起源定性为了徐福东渡,讲起了一衣带水睦邻友好的叙事。

朱翊钧直接否定了这种渊源,虽然没说脏话,但意思非常明确,别来蹭关系!恶心!

「有意思,织田信长收到的战报,恐怕不是真的战报。」朱翊钧做完了批注,笑着说道:「前线隐瞒了许多事实,让织田信长以为朝鲜战场仍然是相持阶段,以为还是一个筹码,来换取一些东西。」

「但朝鲜战场不是筹码,是朝廷故意留下来训练新式战法,并且持续对倭寇放血的伤口。」

「而且,他怎麽可以干涉自由贸易!」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