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5(2 / 2)

加入书签

现在真正上纲上线,吴桐觉得,她还是要把相对薄弱地方,都给拉伸提高。木桶能承载的最高水位,从来都是以最短板位置作为容纳底线的。

材料的突破方向,设计的突破方向一个个在吴桐的脑海中映射,吴桐的眸光转向深邃,遇山移山,遇海填海,吴桐的从来不怕,遇到问题。

技术的难关,遇到问题。能够有问题,就代表着某项工作没有做到位,这是自我校验的最好方式。虽然,吴桐基本没有出错的风险。

“吴总,到家了!”在吴桐疾风骤雨输出的时候,车子平稳近乎没有颠簸的将吴桐载入燕园家中地库,待吴桐顿笔,明显结束思考,安雯书才轻声提醒道。

吴桐首先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导弹在稠密大气中以每秒差不多1.7公里甚至更高的惊人速度飞行,会和空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弹体表面温度达到2200℃,这比战机的。如果采用简单的金属热防护罩,则会增加导弹质量,从而限制射程和机动性,因此需要更加先进的手段。

另外,单体内部的各个电子组件,自身发热的同时又不便于散热,如何防止它们自燃或者熔化,也是一个问题。

第330章

循序

一个个问题列出,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攻关难度大到海里去,几乎看不见攻克的光亮,光想想,可能就要头皮发麻。但是,对于吴桐来说,有问题才有突破的余地,一个个问题,也代表着一个个突破的指引方向,照亮前进的路。

一页页列满问题的手稿,摊在吴桐的办公桌上,同时,吴桐面前,铺开的四开大草稿纸上,吴桐正在勾勒出不同的导弹轮廓。

所有的研究,都有个词,叫循序渐进,吴桐在研究新型导弹,并不可能无中生有,她对之前先辈们过往的优秀设计,正在去芜存菁的吸收着。

专线响起来,吴桐头也不抬,伸手拿过话筒,倾听里面安雯书的报道:“吴总,陆总等人来电,需要与您沟通!”

“好的,安姐,转接进来!”研究所有专门的保密专线,吴桐告知过绝对可心的周边人,所有专线,统一会先拨打至外面作为助理的安雯书桌边的那台话机上,安雯书会帮她筛选来电,进而决定,是否需要通知她,问她意见转接。

“吴总,难得来上京,你这会儿有空吗?我们想到京大拜访你!”电话刚一转接进来,詹工敞亮的大嗓门,不由就响了起来。昨天国宴,他们和詹工虽然一桌,但是吴桐主要是和郑老、王老聊嗨了,他们就没怎么说上话,这不,就惦记着,在出发回去前,再拜访一下吴总,好好说说话,他们在回西洲。

吴总虽然做更重于说,切还是他们之间最年轻的,但是事实证明,有能耐不在年高,无能耐空长百岁。

一次次的科研攻关助力,一次次的轻松化解他们遇到的难关,一次次的奇迹成果出现,吴桐早已经成为了他们这些人的主心骨。能和吴桐交流交流再回西洲,似乎就能给他们接下来项目攻关过层中,无上的勇气和动力!

“正好,见识见识吴总的研究所!”

“没问题,詹工、冯教授、陆哥,杨老师,你们来,我就是再没时间,也要抽出来时间的!”吴桐笑着应下,这几位前辈大老远的从西洲过来,还惦记过来看她,她怎么会不应,“你们现在在哪里我去接你们吧!”

“不用,不用,我们已经进京大了,这就往研究所过去,咱们陆总就是京大出来的,路熟着呢!”冯远扬笑呵呵的打趣,陆骁这个半路京大生,虽然没有在京大待多久,但也能说是一声京大人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