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1 / 2)
“今天怎么没见到王师爷?”
拓九愣了愣,“啊?哦,我嫌他太慢了,没等他,怎么了?大人找他有事?”
“只是没听到王师爷纠正‘不辨是非’有些不习惯罢了,别放在心上。”
拓九:“……”
旁边几人都笑了出来。
得了准话,拓九马不停蹄地冲回了牧县,当天晚上就拉着人开会。
当然是王师爷主持大局。
“三成,不算多了。”
王师爷想不到的是,等到一年后,他会看着那三成的契书想抽一年前说三成不算多的自己一巴掌。
第二天,得知牧县即将迎来一批羊,牧县的百姓都沸腾了。
“虽然只有一百多只,但是迟早会有两百只,两千只,两万只!”
这是所有百姓都坚信的道理。
做好了决定后,拓九便带着人去府城运羊,众人赶着羊群的时候,拓九又惦记上了那几头牛。
王文偶然经过牛棚见他在外头打转,犹豫着上了前。
“拓大人,这牛可没说要一起给您的,您要是闲来无事,不如去沙沙县那边转转,那头正在清点果树苗,挺有意思的。”
“谁说我惦记这牛了!”
王文迟疑,“拓大人,小的没说您惦记牛啊……”
拓九哑火,正巧这时王师爷总算清点完毕,领着人到了,这才缓解了他的尴尬。
“你总算来了,可真够墨迹的!”
“大人,这批羊好,个个生龙活虎的,还有几只小羊崽子。”
拓九志得意满,“可不是,我都亲眼瞧过了,都是好苗子!”
拓九坐在马背上,领着羊群在牧县招摇过市,随着越靠近牧场,便越来越多的人跟在了身后,等到了丰渠所在的那片草场,众人期待又热切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待看到第一只羊低头啃了一口草,人群里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好,带起了一阵阵的欢呼。
只是欢呼过后,又不少人哭了起来。
“我阿爷养了一辈子羊,走的时候却连根羊毛都没见着……”
“我家的羊都长大了,说好了卖了下聘,就在前一天全没了,羊没了,孩子没了,什么都没了……”
“知府大人把羊带回来了,能不能把我们家人也带回来?”
王师爷看了这一幕也不是滋味,他是王家的分支,不算远的那种,被主脉庇护着长大,从小读书都要偷偷摸摸,生怕被戎子看见了杀人,跟普通百姓比起来,他已经算是幸运了,却一直活得战战兢兢,而百姓只会更苦。
他本想看看拓九,却只见他不知何时也红了眼眶。
“大人?”
“起先我不明白赵大人为什么这么急着要我们养羊,有了那肥,种地也饿不死,现在我才明白,他养的不是羊,是养的人心,那个词怎么说?别人是亡羊补牢,他是养羊补心,补大家破缺的那颗心。”
拓九说完忽然又顿了顿,“我这个词是不是又用错了?”
王师爷笑了。
“不,大人用得非常好,一点都没错。”
牧县终于要重开牧场了!
这是近来牧县百姓们最开心的谈资,想到那草地上白花花的羊群,百姓们便似乎有了无穷的力气,竟是不分昼夜地挖沟渠,问就是想让牧县早日恢复以往牛羊满地的场景。
“我们不要衙门的钱,我们知道,知府大人是为了给我们建设那什么家园才让我们挖沟渠引水,哪有建自己的家还要旁人掏银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