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4(2 / 2)
“我想给松田先生讲一个故事。”
“故事?”松田想起盂兰盆节,萩原曾经拉着他去搞什么试胆大会,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讲鬼故事的情景,“鬼故事吗?”
“……不是。”清月其实也不确定,这个故事算不算“鬼故事”。
“抱歉。我想起阿萩曾经拉着我干过的幼稚事情了。”松田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略显不妥,赶忙道歉,“是什么故事呢?你说,我在听。”
“故事发生在华国。”清月双膝曲起,靠在床头柜上,同时闭上眼睛,回忆起自己的过去,“有一个男孩儿叫作沈清樾。名字是他父亲取得,清樾二字,出自苏轼的一首词——‘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苏轼是他父亲最喜欢的一位词人。”
松田一直安静听着,他能感觉出来,这个故事并不需要他的应和,
“男孩儿在父母的陪伴下,健健康康地长大。可是在他没有发现的地方,父母二人的争吵越发频繁,两人间的裂隙越来越大,直至某天从幼儿园回来,他发现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了。他问,爸爸去哪里了?是去出差了吗?他的母亲表情平静,回答说,嗯,你爸爸他出差去了。
“男孩儿每天就等父亲,想着父亲出差,肯定会给自己带玩具。可是他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父亲,一个星期过去,半个月过去,每次他去问母亲,母亲也只会说你父亲出差去了,同时要求他,快点去完成作业,不要一天只想着玩。
“后来男孩儿才从邻居的讨论中知道,原来他的父亲并不是出差,而是同母亲离婚了。他那个时候年纪不大,离婚对于他而言,具体是指什么他还不知道。他更苦恼的是另一件事情,他每天的作业越来越多,明明还只是读幼儿园的年纪,他的母亲已经开始逼迫他学习更高年级的东西。
“少看电视,多读书。少和朋友出去玩,多做几道习题。年纪越大,学习的知识就越多,被管束得就越发严苛。数学没能考到满分,会被罚,总分没能拿到年级第一,同样会被罚。他母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小学就这个样子,之后该怎么考清远大学。
“他必须要成为成绩最好的那个人,必须要以清远大学为目标。他必须好好学习,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不允许的。就这样,他熬到了高三,熬到了高考。有必要说一点的是,沈清樾他并不是一个天才,他只是个中庸的普通人而已。但是中庸之人,凭借他远超同班同学的努力,成功跻身于他们这些天才的行列中。”
“高考的成绩出来后,他满意极了。674,这个分数已经可以去大多数高等学府了,他踌躇满志,想着自己到底要报考哪个大学。只要考上大学,他就可以逃离让他感到压抑的母亲,然而当母亲知道他的成绩后。脸上没有半分喜悦,只注视着他,告诉他,复读吧。他的满心欢喜成了虚浮的肥皂泡,一戳即破。
“于是他就再一次复读了。可是一切都是那么戏剧性,第二次他仍旧没能考上清远大学。他总想,可一不能可二,怎么可能真的让他又复读一年。但他低估了他母亲的执念,他开始了第二次的复读。”
“第二次复读的那年,意外发生了,本应该在六点准时起床,六点过二分出现在餐桌前吃早餐的沈清樾没有出现。沈母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但最近一年里都没有发生过,她当即就来到卧室门前,疯狂地拍击门板,持续十多秒后无人给她开门。她意识到了不对,开门进去后,她发现自己的儿子躺在床上,满头虚汗,神情异常痛苦。她不得不拨打急救电话。”
“沈清樾昏迷了两天。医生查不出这位男生身上到底有什么毛病,只能询问他的母亲。他经历了什么,导致他突然陷入昏迷,还不愿意醒过来。沈母脸色煞白,她似乎想到了某种答案,可是这个答案她不能接受,所以她很敷衍地应付了过去。医生看出她的敷衍,很严肃地告诉她,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如实告诉医生。几番劝说,沈母才松口,告诉他,沈清樾被逼着两次复读和她平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
“医生听得目瞪口呆,因为这个新闻他听过,只是他没想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