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5(1 / 2)

加入书签

去,如今人到暮年,执念也就不那么深了。

叶雅芙不知该怎么劝,只能安抚她老人家:“好人一生平安。老夫人您人这样好,娘子一定会平安幸福的。”

老夫人不信,无奈笑说:“这些话,骗骗鬼去吧。”

杜老夫人不免又看向同车而行的叶雅芙,越发觉得她举手投足之间,跟女儿慧娘很像。

但论长相,又是不像的。 。

太后的大腿还是好抱的,叶雅芙入了太后的眼后,太后自然想一直留她在京城。

所以,不必叶雅芙提,太后自然就把叶雅芙夫妇眼前的困难给解决掉了。

后宫不得干政,太后自然不会直白的去陛下面前说。

只是在一次叶雅芙又随杜老太君入宫请安时,太后事先差人去喊了陛下到跟前来。而陛下来了后,自然瞧见了叶雅芙为她老人家按捏肩膀的这一幕。

然后,太后就在天子面前夸这丫头手巧,能纾解自己肩颈脖处的一些酸痛。还有多年的风寒腿,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也比从前好太多。

太后的这双老寒腿提起来,是令陛下都愧疚的存在。

当年,太后还不是太后,陛下也只是皇子的时候,太后为陛下求情,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先帝宫前跪了一整夜。当时已经是十一月的天气,很冷。寒风刺骨,又是风雨之夜,那回大病一场后,身子就不一样了。

尤其如今年纪上来了,更是这也疼那也不舒服。

宫里不缺医术好的大夫,可医术再好,像这样的旧疾,也是难以根除的。

甚至针灸的效果都不如人家叶娘子为她按摩一次。

所以,哪怕太后心里有数,猜到杜家带这样的人入宫来孝敬自己乃目的不纯,她也并不介意。

陛下对太后极有孝心,听说有人能入母后之心,自然放在了心上。

都不必太后开口提,待得回了勤政殿,孝文帝立刻找出了户部呈送上来的新科进士任职名单。

然后找到了探花郎吴容秉,再一看,竟是被分派到距离京城几千里之外的甘县为县令。

孝文帝心里都不必多想,便猜测到了,必是这位探花郎得罪了人,故才惹来的这些是非。

身为帝王,没有不厌恶朝中臣子们拉帮结派的。尤其还是这样对待一个朝廷的肱骨之臣。

看来,是这位探花郎品质高洁,不愿加入到某个阵营中去,一时惹怒了谁。

孝文帝眸色深沉。

待到了次日早朝时,天子自拿这件事在朝堂上好好的发了一顿火。

户部中,上至尚书,下至郎中,都被一一揪了出来。

“这就是你们户部干的好事儿!堂堂新科探花郎,竟就被派遣到甘县那等偏远之地为县令?这是谁想出来的!”

户部尚书再有一年就到了荣退的年纪,他不想荣休之前还背上这么个黑锅,影响自己一辈子的声誉。所以这时候,倒也不吝啬的把孙侍郎给拉了出来。

“此事臣有失职之责,但这个决定,却不是臣做的。甚至,臣在看到这样的分配时,心中疑惑,还问过孙侍郎。可孙侍郎说,身为朝中新科进士,哪怕是探花郎,也是为朝廷为陛下办事的。不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外放,那都是为朝廷效力。差事没有好坏,甚至,外放去那等艰难之地还可磨练心志,也算是为他往后再进京城做打算的。”

“臣也是老糊涂了,竟觉孙侍郎所言有些道理在,便听了他的,没再有异议。”

“孙侍郎!可有此事?”孝文帝倒是信这户部尚书的话。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