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57(1 / 2)

加入书签

是秦国的蜀郡传过来的全新织物,现在还非常稀少,但是特别特别暖和。

虽然因为他们是秦籍所以购买布料有优惠,但价格还挺高的,多亏这几年粮食丰产所以才买得起咧!

他们互相看看在冬日将临的时候却衣着单薄的自己,再看着为了向上天表示尊敬所以逼迫他们必须在大冬天从家中走出顶着寒风聚集在此的卫兵。

脑中的一根弦彻底断裂。

秦王政四年,秦军攻魏国都大梁久攻不下正欲撤兵之时,大梁城内部发生兵变,魏人冲开防御最薄弱的南门,引秦军入城。

“亡魏国者,非秦也,魏国也。”

尉缭在奏报的最后一句话如此写道。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我觉得最后一句话贼帅)

魏国治国……就是套用那句话:不问苍生问鬼神。

明明是战国初年贼强的,能把秦国压在地上摩擦的国家,硬生生的走了歪路。

郡县制最早不算是秦国用的,其实最早是楚国来着,就是那个“一鸣惊人”的楚王,不过他只开辟了县,郡这个单位是秦国发明的,据说最早时候是县大于郡(这个各家有各家说法参考一下就可)但是秦始皇将郡县制发展到了极致,这种制度其实一直到现在都还在使用。

始皇爸爸真的是那种别人是在A和B里面选,他说我不要,我要C的类型。

特别了不起。

世界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就是秦国,在秦始皇之前不是没有人尝试过,一个是波斯帝国,还有一个就是亚历山大帝,但他们最终都失败了,他们没有建成大统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采取的是分封制或者分封制+集权制,也就是说面对大量的新得到的土地,他们没有办法加以管理,最后甚至还是使用了土地的原主人继续管理。

最后一旦中央稍稍衰弱,周围就会立刻反叛。

因此在秦帝国覆灭之后,诸多举起反抗大旗的诸侯们最后的想法还是回到之前诸侯王的时代,因为他们觉得就没法管啊,地方太大了真的没法管,搞个秦帝国始皇那么牛掰最后不还是崩盘了。

最后还是刘邦艺高人胆大,他看清楚了秦崩盘的真正原因,觉得自己可以试一下,于是就真的成功了。

其实如果我觉得当初秦国放缓一点脚步,以郡县+分封制度未必不可以续航一下,说白了胡亥敢这么浪有很大程度就是仰仗着他其他兄弟们没有兵权。(注意一下,扶苏是监军,他也是木有兵权的)扶苏自杀也不是被儒家洗脑这个之前说过了就不说了嗷!!

第246章 大国崛起(29)

在后世的史学家眼里,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以争霸为目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以兼并为目的。

前者只是为了一个名头, 打输了除了丢了面子和钱也没啥损失, 后者输了不光面子扫地,可能连小命都保不住。

也正是因为如此,战国时期的每一场战争都更加的谨慎也更加惨烈。

尤其是亡国之战, 必当血流成河。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