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6(1 / 2)

加入书签

子百家中只有找不到继承人的学者才会写书将自己的思想传递下去。事实上,如果颜回没有英年早逝,恐怕孔子也不会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动笔写书。

荀卿觉得,他虽然会的多了些杂了些,但是一个学生教授一门还是传的下去的,没有必要著书。

而且著书是多么严肃的话题,怎么能按照学生说的随便写写呢

这一想法一直到学生将洁白如雪的宣纸放到他面前为止。

吕安一边给自家先生铺纸一边对他说:“大王说了,他到时候会将先生的学说刻被立在学宫门口方便学子们复刻,那些学子离开秦国后就能将先生的想法带回去。这样便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先生所思所想。”

当然,除了思想之外还得夹带点私货,商业吹捧一下秦国,这个吕安不需要说他老师也懂。

——然后我们秦国也能进行文化输出啦!

——然后我便能将儒家学说传遍天下啦!

师生二人同时想道。

不过荀卿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伸手一点点摸过桌上白到刺眼的纸张“此物,此物可昂贵?”

“贵?”吕安歪歪头,“废木料和废土做的,耗了点人工和一些廉价材料,也算不得贵吧。”

见先生露出愕然神态,吕安一边取来墨石研磨一边说“此前秦国不是有好些土地表层都有盐卤吗?那个处理……嗯,处理一两下后会变成烧碱,植物草料放进去漂白和软化效果非常好。”

……什,什么叫烧碱?文科生荀卿少见得露出了一点茫然之色。

吕小安摸摸下巴,颇有些自豪得说道“我也不知道为啥叫这个名字,反正我觉得这个名字特别好听!”

第一原创人,就是可以任性得取名字!

第207章 战国风云(59)

荀卿没兴趣知道学生是怎么想起来取这个名字, 他只想知道这纸是怎么造出来,造价到底是多少, 能否大量制造, 秦王是否有意推广。

吕小安被自家先生一路提溜到室内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小模样特别乖巧,他将事情能说的部分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其实事情要从十来年前郑国渠开始动工时候说起了, 郑国渠贯通之处一片几乎都是盐卤土。

这片区域的土壤盐碱化完全是因为过于干旱导致的。关中平原地势一片平摊,又是大陆性气候,冬春两季风自西北来畅通无阻。

风大、降水少、无河流,加上农耕环境对于土壤层的破坏便是这块明明肥沃的平原却有星星点点斑癣一般盐碱地的原因。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