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1 / 2)
卖的货物。
今年秋天开始,汉匈之间的市场就要正式启用了,先开两个口子,为云中和代郡。
先开这两个的原因是这两处的防御设施建立得较为完备,而且云中太守魏尚,那是从文帝朝起就立在云中郡的一块硬骨头。
若说防守匈奴出名的郡太守,西汉青史留名的也就两人,一个是魏尚,另一个是郅都,这两人都是将当地围城一块铁板,让匈奴人连去踹的意图都没有的存在。
而现在,代郡太守是李广,这位也是以防守出名的,而且考虑到瓷器不方便运输,靠中山国近一些也比较方便。
目前听下来,代郡主要出售的货物以瓷器布匹,还有盐为先。
没错,为了表现大汉的友情,这次交易有草原最宝贵的盐。
这些盐是从泉州运送过来,那儿毗邻渤海,有一大块煮盐场,又靠近代郡,交通成本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国现在也是从那里买盐的,但是等中山国和河间国的水路一通,夏安然就可以去章武县买盐。其实中山国到两个地方的距离都差不多,但是通过水路运输大宗货物的成本比陆运要低一些,积少成多,数额也非常可观。
盐的重要性不亚于粮食,盐、铁、茶历来是封建国度重要的税收来源,不过好在现在的盐铁还允许私人买卖。
当然,这些预备出口到草原的货物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们都是受到管制的货物。
多吃盐,能够让人有力气,而且海盐中含有碘,能够有效治疗或者缓解大脖子病,这一优势是湖盐、井盐比不上的。
而对于草原人民来说,这种可以使得他们免受大脖子病困扰的白色盐粒那更是价比黄金。
而且他们需要用盐对于畜物进行腌制储存。
——坦白说,是否出口盐,这一问题在朝堂上引起了很大一番争论。
盐的好处众人皆知,如果向草原出口盐类,无异于是能够增加草原居民的体力和健康,还能增加其储备粮。
到时候匈奴人拿着我们卖出去的盐来侵略我们可怎么办?
但是支持派也有理由。
匈奴本身也有盐的来源,可能他们的来源是西部的未知国度,较之于从大汉获得这些货物更为艰辛也更为昂贵。
所以,我们这不算是提供给匈奴人战略物资,相反,对于匈奴人来说,我们这样给予盐作为货物,可以有效地吸引匈奴人以最快速度接受,也不得不接受这种贸易方式。
“尤其是中小型部落。”
云中太守魏尚是被紧急调入长安的。
夏天是草原最美好的季节,游牧民族无法抵御在这个水草丰美季节放牧的诱惑,一般情况下不会南下,这也是这位云中郡的一把尖刀可以暂时离开直面帝王的理由。
魏尚镇守边疆已经快有二十年,这期间他无数次击退来犯的匈奴人,攻守交换之间他对匈奴的了解亦是随着匈奴来犯的次数和双方互相派遣间谍的次数激增,甚至于在后来他还会主动派兵出长城北击匈奴。
在这一过程中他很快发现了匈奴的一些行动特质和社会现象,“匈奴的确有盐的来源渠道,云中兵士就曾经截获一辆运盐车。根据投降的匈奴人交待,盐只有大部落中的大贵族才可以购买,中小型部落并不允许私自采购盐。他们只能极其偶尔地从大部落手上得到赏赐,这也是大部落控制小部落的一种方法。”
“当然,他们也可以通过劫掠这种手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