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1 / 2)
半都能有些说道剩下一半也都能八卦,多高的几率。
皇二子收集民间书册,很大程度挽救了秦末书本被毁失的餐具。
五子去挖孔家的房子,找到了遗失的古文经传(神一样的操作)
六子传下了刘秀一脉,给大汉续了条命
九子就是刘备的祖宗,差一点给大汉再一次续命。
十子刘彻。
郅都是丞相,虽然是夏喵的人,但也有监察藩王之责,是明着来不是有暗令。不要想歪哦。没有那么黑暗的(虽然有点伤气氛但是我觉得必须要说一声)
本文不玩宫斗,窝不喜欢辣个。
是基建不好玩吗,还是种田不快乐,连感情戏都要没地方塞了哪里还有空宫斗哟!
第30章 大汉华章(28)
中山国仰仗国内丰沛的水力资源, 主要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作为此地国主,夏安然要发展自然也是往水稻方向发展。
中山国位于现代的河北,属于中晚稻地区, 和直播的麦子不同,秧苗需要先行在苗盘育种, 等它长出一定的根须再移植到水田里。
会有如此需要是因为比起麦子, 水稻有一个天敌,那便是多雨多风的南方天气。
直播的水稻根系扎得浅, 乃至于因播撒的方向有差, 其根部会横向发展, 若是遇到大风很容易被连根拔起。加上南方还有两季稻、三季稻地区,为了抢收抢种必须省去种子发芽的时间。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此时种子的发芽率低, 弱苗率高。
在苗盘内,较弱的幼苗可谓精心呵护,若是遇上了倒春寒, 屋内的温度也较容易控制,不易误了春播。
同时此举也能淘汰掉表现不良的秧苗, 如此下地的苗都是好苗, 再加上育苗时会留下备用的秧苗,插秧后情况不佳出了意外的也能及时补种, 如此总产出也能得到控制。
但事实上,在现代由于种子的品控到位,加上农村劳动力缺乏,已经有很多地方也采用直播的方式种植水稻。
更多的大平原地带以及农粮公司出于种种需要也会使用插秧机。
现如今国内仅有少部分大型机械无法被使用, 亦或者为了降低成本,劳动力富余的地区还会采用人工插秧。当然, 随着机械公司开发出小型农用机械,以及国家第一产业资源倾斜和结构优化,以后人工插秧很有可能会成为纪录片或者民俗活动。
中山国多平原,此处自然还是采用最普通的水田插秧技术的,甚至于在西汉年间,他们这样的先育苗再移栽的种植方式还是一种先进的理念。
夏安然在之前秋收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中山国内一国多制情况严重。
这主要是由于中山国本是由多地郡县拼接而成,但因为各地有各地的规矩和科技点,各地农户使用的农械设备自然存在一定差异。
不仅仅是工具的差异,自然还有劳动习惯的不同,这一切都由官吏们在入冬前汇报了上来,并且带来了各地农民最常使用的农具。
农具的改革是必然的。
夏安然只粗粗看了几眼便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