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1 / 2)

加入书签

,此事便烦劳你写成奏书了。”

“本王开了春想要入朝拜谒。”

翟邑深深吸了口气,在郅都和程不识二人意味不明的眼光中拜下应诺。

起身时,这个中年男人的目光落在了舆图之上。在他的眼中,这张线条凌乱的舆图从大汉的西部到北部被连出了一道线条,在那道线条之上在未来终究会燃起一片战火。

“汉匈之间,终有一战,”郅都沉声道,“但是不是现在。”

小皇子微微侧脸,光洁如玉的脸庞在灯光下被染上了一层暖光。小少年微微一笑:“当然。”

======

在成功完成了第一次的任务后,大汉朝独一无二的“长窑”修整了三日。

匠人们将窑炉进行了一番检查,细细敲过每一块转,以寻找出经过烘烤有碎裂迹象的砖块进行替换。但看来此次夏安然此前特制的耐热砖质量很好,除了正门口直接面对高热的封门砖之外,大部分没有损伤。

故而只短短休憩了几日,新的胎胚便又被陆续塞入。

实际上此前第一次制胚之时,匠人们便有意识地多做了些,盖因冬日胚子干得慢,而烧制则需要其完全干透之后才能入窑,否则烘烤时候冷热不均容易龟裂。

因为要实验青白瓷的烧制,尤其是要调整釉料的配比,待到此次成品出来之后,匠人们再根据成品进行原料的调整,如此要比重头来快得多。

既然打算开春入朝拜谒,那么作为刚刚就藩的小皇子自然少不了准备给家人的礼物。没错,被免了献费的中山王带过去的是“礼物”而非贡品。

既如此他大可免了大笔的昂贵货物而是以“心意”为主。

还能有什么礼物比经他手研制出来的瓷器更能彰显其心意的呢?

但是如果每个人送一样的瓷器,那势必会引起彼此之间的攀比。

又不是机械制造,每个人拿到手的定然会有些不同,而艺术品这种东西,谁的好看谁的不好看,全凭个人主观。

夏安然个人其实觉得青瓷比如今带有杂色的白瓷好看些,但是身边的三个臣子却每天抱着白瓷的文房用具不肯撒手,爱惜得紧。

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误解,夏安然打算直接开通“私人定制”模式,可以说充满了求生欲。

第21章 大汉华章(19)

夏安然顶着匠人们震惊加上崇拜的小眼神, 镇定地取笔沾墨,写下了预备的文稿。

比如给他家老太太,就往上头写几句《道德经》, 给他老爹就写《大风歌》,弟弟妹妹就取其名字所来的典故……嗯?没有典故怎么办?随便找一个寓意比较好的带这个字的就行。

其实别人还挺好办的, 偏偏他小弟刘彘最难弄, 夏安然问了一圈也没问到哪儿就有带彘的夸奖之词了,说它好吃的不算。

最后无奈, 当哥哥的亲自动笔画了一头抽象的小猪水墨画表示一下心意吧。这种充满了文艺气息的简笔生肖水墨画曾经也在现代文艺青年圈子里面流行过。

放下笔之后小少年还挺得意, 但没想到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却很难。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