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2(2 / 2)

加入书签

本着不懂就问的大无畏求知精神,白胡子的老太傅对莫郁的态度愈发尊敬,十分诚恳地向着他请教起来:

“请教林小公子,何谓‘因材施教’?不知与孔夫子所言‘有教无类’可有干系?”

其实不怪老太傅如此反应,就连莫郁也说不上来这“因材施教”到底是出自何出处。

好在他不知道也不要紧,有知道的呀?

莫郁这个念头还没有在脑子里头转过半圈儿呢,系统零零六的职业病就发作了,又开始主动上线,冒充点读机,噼里啪啦给莫郁显示起这个“因材施教”的出处来。

原来这个词儿最早是从清末某位大学者的著作文集里头扒拉出来的。

晚清时期,得有多晚呢?那都到了光绪朝了,的确是够晚的了。

那个时候因为某位老佛爷的活跃,以及满朝上下各个层面上的瞎作死,大清眼看着就要亡了,很多现代先进思想也渐渐开始萌芽了。

也就是这种时候,文化教育才会出现这样开明的思想。

前期的教育就不说啥了,除了让人往八股文儿上使劲儿,一点儿实用性、技术性都不讲的。

其实在教育的理念上,孔老夫子那个时候反倒还是非常开明的。

老太傅提起的那个“有教无类”的观点就正是孔老夫子提出来的。要么怎么说人家老太傅那些个书不是白读的呢?

哪怕是从来没有听过的词儿,也能靠着丰富的知识积累想到一个沾边儿的……

这“因材施教”还真的跟“有教无类”有点儿关系。

“有教无类”说的是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有种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也能进步的意思。

“因材施教”则更加强调应该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天赋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育。

这就更侧重对教育者的要求——你看啊,要做到“因材施教”,你首先得善于发现“材”吧?

简单来说就是要想把学生教育好,那就得先观察学生,弄清楚他的天赋到底是什么、喜欢什么、擅长做什么,如果连这个都看不出来,弄不清楚,那这么一通胡乱教育下来,效果很有可能会差强人意。

这个教育理念可以说是非常现代了。

根据系统零零六的推送信息,这个词儿最早出现在光绪朝的广东学者郑观应所著的《盛世危言》里。这个书其实是一本儿论文集,看名字就知道,是在末世危急的时候提出来的“警世”之言,主题就是“富强救国”。

这位郑先生早年接触过不少西方文化,思想十分开放,这本论文集是他的心血之作,听说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等各种方面都提了不少好建议,本意是想让再甲午战争中战败之后就一蹶不振的晚清振作起来的。

但是可惜,腐朽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听到他的这个“危言”,还是继续沉沦了下去,又勉强撑了几十年就亡了。

虽然如此,但是他的很多观点都是有时代进步意义的。

就是不知道这里头的一些观点如果提前弄到现在来用,会怎么样?

莫郁一边儿给白胡子老太傅解释这个“因材施教”的意思,一边儿想着晚清的凄凉和被列强们轰开国门的愤慨与悲哀,一不留神,就说得有点儿多了……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老太傅整个人已经不好了。

只见他的白胡子抖了又抖,半晌才颤颤巍巍地开口道:“林小公子此话当真?”

莫郁愣了,心道我也没说啥啊,这还怎么就不能当真了。

不就是个“因材施教”嘛,能有啥不真的……难道说这个违反了什么教育皇室子弟的守则之类的了?

莫郁看着老太傅凝重的表情,自己的表情也不免庄重了起来,他又沉思了片刻,认真回忆了一番之后,这才点了点头肯定道:“自然是当真啦”。

他再次确定自己没有说啥不该说的,只是建议一下教育改革,应该,不会有啥问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