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7章 重启南京会战(1 / 2)

加入书签

第357章 重启南京会战

「不可能!」

「扬州一众世家投奔我朝,可是纳了投名状的。

以他们干的那些事,回到伪朝那边,势必会遭到清算。

秦天瑞的份量不够,没有资格在伪帝面前,把他们都给保下来。

纵使有人背叛,也顶多其中部分家族,不会出现集体背叛!」

胡宇哲急忙反驳道。

朝中权贵和文人世家联姻,建议是他提出来的,扬州世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效果非常明显。

面对送上门的大家闺秀,吴国的一众暴发户,根本招架不住。

没怎麽费力气,大家就成了自己人。

枕边风一吹,以他为首的降臣派,迅速融入吴国权力中心。

皇帝傅皓轩,对他也是信赖有加。

扬州世家反叛,一下子把他推入了尴尬境地。

信任一旦丧失,他们这些降臣的好日子,也就到了头。

「胡大人,如果不是这些家伙背叛,末将就算再无能,也不至于这麽快就丢了扬州府。

且等着看吧!

如果他们没有背叛我吴国,大虞那边肯定会对他们进行清算。

反之若是伪朝接纳他们,则证明末将所言不假!」

刘老旭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有多少人背叛不知道,反正清算的活儿,他已经提前帮大虞干了。

扬州城中的一众世家,此刻是家家戴孝,人人啼哭。

某些倒霉蛋,更是直接惨遭团灭。

死了那麽多人,大虞朝再追究他们的责任,那就说不过去了。

让时间来验证,他是一点都不虚。

看似他大大咧咧,没有读过什麽书,那些都是表象。

真要是把他当莽夫,那就就等着被坑吧!

撤离前下令屠戮城中世家,既是为了泄愤,也是在为丢城失地寻找背锅侠。

「好了,此事的真假,等后面就知道了。」

「现在扬州沦陷,我大吴朝危在旦夕,诸位爱卿可有妙策逆转局势?」

傅皓轩开口询问道。

查到一众扬州世家身上,事情就该结束了。

继续深究下去,火就烧到了大家的后宅,连他的后宫都要受影响。

作为皇帝,傅皓轩是要面子的。

这种丢脸的事,私底下处理即可,没必要闹的沸沸扬扬。

与其关心这些琐碎,不如考虑一下善后问题。

「陛下,扬州府丢了,收回来便是。

盘踞在扬州的敌军,只有江西第一镇。

从安庆一路打到扬州,敌人不可能毫发无损,伪朝将领还喜欢吃空饷。

一个不满编的镇,顶多也就那麽六七千人。

现在抽调兵力,完全可以赶在伪朝做出反应前,把扬州府给收回来。」

杨敬仁的话,把范修文气了一个半死。

右丞相只需给出建议,落实的事情,全是他们兵部的活儿。

理论上来说,现在集中大军,确实可以收回扬州府。

问题在于,兵部现在没有那麽多机动兵力。

敌军能够迅速拿下扬州城,光有内应不够,本身也必须具备足够的实力。

参考官军主力的战斗力,没有数倍兵力,过去就是给敌人贡献战绩。

何况现在敌人是守城的一方,更是增加了战争难度。

「右相,国中的军队大都集中在前线,留守的部队数量有限。

前面准备的机动兵力,现在被武穆侯带去了苏州府。

此刻那边差不多也该打了起来,短时间内若是撤离,势必会动摇前线军心士气。

想要迅速收复扬州府,唯有从京中调兵。

一旦这麽做,京师可就空虚了。

万一敌军抓住机会,直奔我大吴京师而来,那就麻烦大啦!」

范修文委婉的拒绝道。

扬州城是南京门户,他也想尽快收回来。

怎奈有想法,不等于能够做到。

手中兵力不足,他这个兵部尚书也没办法。

事实上,他这个兵部尚书,也就表面上位高权重。

下面那些骄兵悍将,根本不是他能够管住的。

调动军队丶将领任命的权力,全部都在皇帝手中,兵部更多扮演着给皇帝打下手的角色。

存在的主要意义,不是掌管全国军队,而是出了问题之后替皇帝背锅。

「京中兵力本就不多,顶多抽调两三万部队,再多就要影响京师防御。

伪朝大军敢孤军深入夺取扬州,就有可能突袭南京。

倘若兵力不足,很容易被敌人有机可趁。

兵部有困难,就想办法克服。

我大吴坐拥百万大军,兵力不足想办法挤一挤,自然就会有的。」

说话间,杨敬仁特意瞟了一眼胡宇哲。

南京这样的大城,城池防御力不言而喻。

当初义军进攻南京,可是强攻了一年多,付出惨痛代价才拿下。

换成虞军来进攻,一样不可能短期拿下,唯一的风险就是里应外合。

先是楚国官员大量反叛,接着又出现了扬州世家倒戈,吴国朝堂上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信任危机。

哪怕最受信任的胡宇哲,现在也成了怀疑对象。

一众大虞降臣丶士绅出身的官员,看起来都像叛徒。

……

扬州城。

作为大战胜利者,秦天瑞正忙着安抚城中一众受伤的世家。

战况实在是太过惨烈,有一家算一家,全部都损失惨重。

能够活下来的,全部都是幸运儿。

这份投名状,应该是史上最惨烈的。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连求情都可以省了,任谁一看都要说他们是忠诚。

内心深处,秦天瑞还是有几分小尴尬。

惨烈的一幕,完全是他对城中世家实力误判,才导致的。

本想只是削弱一下他们的实力,万万没有想到,一不留神削过了头。

现在无需忌惮,这次的损失,没有数十年时间,他们根本恢复不过来。

士绅集团内部,同样是存在竞争的,不会看着他们恢复。

在这期间,必然有许多挑战者,趁机挤占他们的利益。

知道归知道,秦天瑞却没有同情的意思。

家族兴衰是常态,世家也难逃历史规律。

想他兴国公府,巅峰时期可比扬州这些地方世家显赫多了,结果还是走向了衰败。

连老祖宗留下来的爵位,他们都没有拿回去。

在朝堂上的利益,更是尽数被瓜分。

如果不是他们识时务,及时调整了策略,连复兴的机会都不会有。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