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章 二胡和小提琴(1 / 2)
“咱们水仙京剧团一共四十二个人,乐队是九人,剩下的都是演员。”
今天,节目组来的地方比较偏僻,是临安下面的一个镇子,这也符合民间戏剧团的调性,一般都是下乡去唱戏。
去看戏的也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家。
水仙京剧团的团长是个很有气质的中年女性,叫熊婧芳,年过四十,身段依旧苗条,言行举止,动静仪态,颇具古典的含蓄之美。
陆清风觉得这位在戏曲中演的应该是那种大青衣的角色,也就是生旦净末丑中的正旦。
像是《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的角色。
“地方简陋了些,不知道你们习不习惯。”
熊团长带着几人来到一处平房前,这里是镇上的居民活动中心,因为地方够大,偶尔会被水仙京剧团用作排练。
进入其中,就看到一位手持双剑的女子和几个男演员战成一团,配合上京剧代表气氛紧张武场伴奏,锣鼓齐鸣,演员的身姿让人眼花缭乱。
陆清风和刘刘茜雅,李一南,童锦,司涵韵等人站在门口静静地欣赏。
“这是排练的哪一出戏?”
演员华丽的动作让李一男忍不住发问。
“《白蛇传》第四折,水漫金山,小曼,也就是女演员演的是青蛇。”
熊婧芳回答道。
这麽一说,众人就明白了。
毕竟这个故事也是家喻户晓了,这个世界也多次将这个民间传说搬上电视荧幕上。
不同的是,最经典的版本是九十年代香江创作的,而前世则是宝岛。
“这个我知道,我妈咪以前演的就是小青。”
一旁的司涵韵说道。
是的,司涵韵的母亲是一位香江女明星,如今虽然息影了,但早年也是红极一时,其中经典角色就是青蛇。
“我小时候也看过。”
童锦用不利索的语言表示。
其他两人也都点头,只有陆清风还真不知道这件事情。
正聊着呢,排练室中,锣鼓声越发紧促,中间的女演员轻盈的翻起了筋斗,再次吸引了几人的目光。
“这是毯子功。”
熊婧芳在一旁解说。
“戏曲里面,我们常说的唱念做打四大基本功,其中的打就是舞台上的形体动作,又分把子功,和毯子功。”
“把子功就是演员之间的套招对打,毯子功就是各种翻跟斗。”
“除此之外,还有手绢功丶扇子功丶髯口功丶帽翅功丶甩发功丶水袖功等等”
虽然没有具体解释,但这些名词通俗易懂,加上多少都看过一些戏曲的视频,能把这些功夫和脑海中的印象一一对应起来。
“怪不得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你们排练,感觉做一名戏曲演员比我们练乐器要难多了。”
刘茜雅一边轻轻鼓掌,一边忍不住感慨。
更难的是,这一行其实也是吃天赋的,古往今来,能被称为角儿的,也没有多少。
看完这段排练,几人随着团长参观京剧这一舞台艺术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
像是戏服。
“我们自己一般称为行头,主要有大衣丶二衣丶三衣丶云肩这四种类型。”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