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3 章 趁魏大人还不知晓此词,我劝你还是赶紧离开长安吧!(1 / 2)

加入书签

“哎!夫子莫要冲动!”房俊见状,忙拉住了他,劝说道。

“二郎,你为何拉我不拉他?他有孙女,我也有孙女啊!”盖文达一脸不服。

“哈哈哈……老匹夫,你的孙女都出嫁了,唯一一个没嫁的,有一个也不过才八岁!你拿什麽跟我比?!”孔颖达嗤笑道。

“你……”盖文达气的一个倒仰。

“夫子您消消气!不就一首诗吗?我再写一首便是了!”房俊还真怕他一口气上不来直接挂了,连忙说道。

“好!先说好,这首诗是你专门写给我的!”盖文达顿时喜笑颜开。

“二郎,我也要!”孔颖达看着手上的半截宣纸,顿时感觉不香了。

房俊无奈,只能再次挥毫泼墨。

在场一众大儒见状,顿时也按捺不住了,纷纷出言让房俊给他们也写一首。

好在孔颖达辈分够高,资历够老,将他们给镇住了,要不然怕是会把房俊给吓跑不可。

“顾公子,陆公子,不好意思!”孔明月朝顾逸尘和陆景文歉意一笑。

“孔小姐说这话未免太早了些!”顾逸尘摆手,快步来到桌案前,拿起毛笔,写了起来。

他这是还要作诗吗?!

众人见状,不禁面面相觑。

刚才房俊那首诗被两位夫子誉为千古绝唱,这位顾公子莫非还能作出更好的诗不成?!

想到这,众人顿时兴奋了,“呼啦”一声便围了上去。

切,哗众取宠的玩意!长孙冲撇了撇嘴。

见事情又有变故,女眷群中一双双妙目往这边扫来,不过注意力基本上都是在房俊身上。

“哇!房二郎好俊!身子骨好壮!我不行了!”一名年约40岁上下,风韵犹存的美熟妇突然身子一抖,慌忙起身,朝远处的茅房快步而去。

“呸!真是不要脸!”李月呸了一声。

“姑姑,她怎麽了?”李明达好奇问道。

“还能怎麽的,人有三急罢了!”李治撇嘴回道。

就在此时,站在顾逸尘身边的陆景文大声念道:

“广寒宫阙,正玉轮碾破,九秋云碧。

太液池头波浸桂,散作人间香色。

凤管吹凉,龙绡舞月,万国衣冠集。

长安今夜,星河低映瑶席。

遥想汉武当年,金茎承露冷,铜盘空掷。谁信贞观承大道,自有清真胸臆。

玉箸调羹,冰纨试酒,醉眼观星极。

嫦娥应笑,此时天下归一!”

这……这是一首词!

众人满脸惊愕,随着词作传开,场中一片哗然。

“好一句,贞观承大道,自有清真胸臆!这个顾逸尘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看着百骑送上来的纸条,李世民忍不住出声赞道,接着将纸条递给了一旁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後接过,低头细看,神色古怪的白了他一眼,点头道:“江南自古繁华富庶,所以读书人多,加之文学底蕴深厚,这顾逸尘又出自江南士族,才学自然非常人可比!”

在这个阶级固化,文化被世家垄断的时代,想要培养一个读书人,耗费巨大,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嗯,好词!此词恢弘大气,尽显我盛唐气象!”孔颖达点头赞道。

其馀一众大儒也是纷纷点头附和,但神色却颇有些不自然。

因为顾逸尘这首词有明显的拍马屁之嫌!身为读书人当有傲骨,岂能如此毫无下限的拍马屁?!

上阕“万国衣冠集”说的是万国臣服,尊李世民为天可汗的场景。

玉箸调羹,说的是李世民剪须给李绩入药,君王爱护臣子,君臣和谐的场面。

“汉武金茎”也是一个典故,说的是汉武帝迷信方术,为求长生不老,在建章宫的神明台上铸造了承接露水的承露盘。

古代方士认为,用晨露和金屑混合饮用可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