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汉家新政(1 / 2)
第401章 汉家新政
荀彧与荀攸没想到,有些坐不住的官吏,不是害怕三公废除,而是怕废除后,没有其他的官职能够彰显与众人不同。
听的此起彼伏的请求声已然响彻堂内,担心汉王派人来寻问缘故,荀彧立刻命候着的军士再度挥起响鞭,让数百人安静下来。
紧接着荀彧也站起身来,对众人打揖一拜,然后走下堂,细心解释道:「废除三公,乃是势在必行之事,除三公外,常为外戚所据的大司马丶大将军之职,亦一同废除,并诏书天下,汉家将永不复设此职。」
「孝顺帝之后,宦官养子可袭封爵,以此激起外戚与宦官多年之争,而更有利欲薰心者,挑拨离间,置身于宦官与外戚之间,求得渔翁之利。」
「又凭藉三公权势,拉拢边军诸将,悄然收为门吏,董卓之徒便趁此而起,才有汉家十年衰落之事,以至于权臣篡逆,弑杀天子与太后,裹挟朝政,私用印绶丶诏书,遣军盗掘陵园,焚烧宗庙丶宫殿。」
「天下万姓因此而丧命者,何止百万?百姓不胜其苦而毙,数之不尽。」
「董贼之辈,诛戮忠正,冤系无辜,刻剥百姓,数十万人惨死于司隶,河内丶河南丶河东丶弘农四郡皆臭,而天下因战败所殃者,苛法所陷者,饥馑所夭者,疾疫所患者,更以万万计,死者露尸无人掩,生者奔亡流散,百姓幼孤妇女为豪强所奴,此行此举,犹如炮烙天下。」
「汝等之间,亦有不少人见得此景,古人云: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大王见弊端而改之,又有何不可?」
「如今诸位所站立之处,依然还掩埋着百姓与官吏的尸骨,诸位就不怕重蹈覆辙吗?」
荀彧说到后边,忍不住掷地有声的怒问道。
但凡与荀文若目光对上的官吏,皆是面红耳赤,脸上流露出矛盾而后悔的微妙神色,愧疚之意缠在心头,唇齿溢出一阵长吁短叹。
他们都是亲身经历者,怎麽现在平定天下,就开始想着为自身谋利,忘记了四海之乱的痛苦,这才过了多久?
为国家官吏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忧民以仁,交邻以信。
多年的儒家典籍似乎都白读了,只想着若三公罢除,大家留名于史,却不能在官职上追赶祖辈,实在令人遗憾。
忘记了宦官之祸,外戚之祸,还有让士人难以启齿的四世三公之祸。
前面两个好解释,后面却让士族难以解释清楚,为什麽朝廷优选的良吏后裔,屡任三公的袁氏会这样大逆不道。
且还有食汉禄的士族丶豪族去主动依附,这和他们奉行的儒家道义完全背离。
要知道在孝章皇帝的白虎观会议后,汉家以儒家礼仪来要求太后丶天子丶大臣,更对诸多士大夫提出了道德要求。
天子的褒奖与天下舆论的赞扬,无疑让许多贤大夫皆梦想成为天下楷模的良吏,并且心甘情愿的保持清廉正直的作风,且代代相传,哪怕遭权贵迫害而死,也绝不动摇。
结果却出现了虚有其表的汝南袁氏,还有助纣为虐的士族甘愿为其效力。
这样的举动,放在后世或许无所谓,放在此刻却是三观彻底被打破,让许多士人顿时觉得天都塌了。
到底是儒家礼教救不了天下,还是有人借儒家之名乱了天下?
因此有的职位,一旦被沾上了污垢,让天下重新拾回儒家忠孝之义,并且为之奉行的官吏看得极其刺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