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蔡京的苦恼(1 / 2)
第923章 蔡京的苦恼
紧赶慢赶,高遵惠带着李太德,终于在元佑二年的十月辛丑日(23)前,抵达了廉州。
此时,蔡京已在廉州数日。
连日来,他都不曾歇息,一直在岑自亭的引领下,巡视廉州各地。
或是视察有司,或是慰勉诸军,或是视察州学,并宣讲经义(当然,是新学的经义),或是查问孤寡,抚慰父老。
总之,蔡京将他的天赋,带到了廉州。
面对精力旺盛,同时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强到让人瞠目结舌的蔡京。
包括岑自亭在内的廉州官员以及当地土司们,只有一种感觉——服!
不服不行!
蔡京可是青史留名的六贼之首,本身就是天赋异禀的天生官僚。
若是在玄幻小说里,差不多就是那种『天不生蔡元长,官道万古如长夜』般的人物。
如今,他更是在赵煦这个现代留学生手底下,当了两三年的权知开封府。
早已被千锤百炼,锻炼成金。
旁的不提,单单就是他在开封府任职期间,跟着赵煦学到的PUA下属以及画饼技能。
就够廉州地方上,这些根本没见过世面的土司丶士绅丶百姓喝一壶的了。
更不要说,蔡京从元丰八年开始,就一直以权知开封府的身份,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公考招募吏员丶靖安坊改造丶街道司建立丶汴京城轨道运输路线建设以及市易务欠款追回丶汴京诸寺质库合并抵当所等一系列市政工程丶体制改革丶经济变革。
于是,工程管理和利益分配,也都学到了七八分。
当他将他的天赋,带到廉州,廉州上下面对这样的蔡京,自然是毫无意外的就被碾压了。
才几天功夫,上上下下就都服服帖帖了。
没办法!
汴京大逃杀杀出来的优胜者,就是这麽牛逼。
就这麽几天功夫,蔡京就已经跑遍了廉州上下。
甚至亲自登上了当地疍民首领的船只,与之谈笑风声,还喝了人家煮的艇仔粥,顺手还在这几位首领的船上题了字。
若只是这样,在廉州人眼中,蔡京这位经略相公,也就只是一个『好相公』而已。
蔡京接下来的操作,才是真正叫廉州上下服气的原因。
在将廉州地头上的头面人物,都认识了一遍后。
蔡京找了个好日子,把这些人召集到一起,与他们谈心。
顺势就说出了他对廉州的方略。
廉州,要成为沟通南洋列国与广南东路甚至两浙路丶淮南路丶京东路的支点!
所以,他要在这里建港口,修船厂,招募水师官兵。
钱,不是问题!
因为,他决定在廉州发行精铁铸造的铁钱。
并且要上书朝廷,允许这些廉州铁钱在廉州丶钦州丶交州丶交趾丶真腊丶占城丶大理等国流通。
政策,也不是问题!
他直接让周邦彦,向廉州士绅丶土司们,念了他的结衔——大宋中散大夫丶龙图阁学士丶上护军丶广西经略安抚使丶安南都护兼管内劝农使丶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念完结衔,周邦彦就假做说漏了嘴,将蔡京的跟脚也讲了出来——我家经略相公,乃当今官家腹心,曾以权知开封府,侍奉御前,聆听德音教诲两年有馀!
来头这麽大,朝廷那边的支持力度,自然小不了!
于是,蔡京迅速的将廉州士绅丶土司们,都给绑上他的船。
没办法!
廉州人和广西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
这里的人,自古就能接触到海贸。
早在汉代的时候,这地方就有南洋甚至更远的商贾来做买卖了。
虽比不得广州丶杭州丶明州丶泉州这样的对外窗口。
可廉州出海经商的人,还是有的。
同时,海外来的商贾,也会时不时来廉州做买卖。
去年,蔗糖贸易开始兴起后,廉州这里更是开始火热。
就连大食商贾,现在都会特意在回国的时候,来廉州停一下,采购些糖霜。
这就让廉州人,相对广西其他地区的人,更有眼光,也更清楚海贸的利润。
在一切向钱看的大宋社会,只要是能赚钱的买卖,有的是人肯提着脑袋跟着人干。
何况,蔡京还是代表的朝廷,基本没有任何风险。
廉州人甚至都不需要付出什麽代价。
只要出人出力,帮着蔡京把这些事情办起来就好了。
这年头的大宋,除了汴京城,其他地方的人力,都是很廉价的。
廉州的人力,就更廉价了!
因为,这地方有着大量嗷嗷待哺,只要给点钱的就肯干活的疍民丶土司侗丁。
于是,廉州士绅丶土司还有疍民首领,都被蔡京画的大饼给撑住了。
所有人都开始畅想着,廉州未来,成为海上沟通广南西路丶广南东路丶乃至于两浙路丶南洋诸国的美好前景。
黄金丶白银,将滚滚而来。
所有人都要发大财!
在发财的预期下,廉州上下,瞬间就『士民团结如一人』。
无论土司还是士绅丶疍民,都开始行动起来。
做完这些事情后,蔡京终于得到了一个难得的休息机会。
好好的睡了一个懒觉,睡醒后,他便在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洗漱,将离京以来的疲惫洗去。
正打算着,带人到廉州城里转一转,周邦彦就来了。
「恩相……」
「嗯!」蔡京见了周邦彦,露出笑容:「美成来了?快坐!」
对周邦彦,蔡京还是很欣赏的。
这个年轻人,很有精神,做事也很有分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