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3章 筑基宴(2 / 2)

加入书签

你到底见过没有?」

「没有——·怎麽了?」

「他那剑——从后面出来的!」

「很多剑法都是从后面出来的,玉枕丶风府丶命门,不都是本命法器出入要位吗?」

「不是—他是从尾问出来的!」」

「噗———」

「你看」

「那你自个儿想想,将来想当掌门还是当剑修,如果想好了要改换门庭,姑姑帮你去说。」

「怎麽说?」

「姑姑当然有办法,重要的是你自己是怎麽想的。」

「改换师父,我是不是就当不了掌门大弟子?」

「大弟子还是大弟子,但掌门大弟子可就不一定了。你不是说刘掌门准备招录弟子吗?看看下一个弟子拜谁为师吧。总之呢,师徒之情,堪比父子之情,将掌门之位传给徒弟而不是儿子的事,各大宗门比比皆是。」

「那还是算了吧,我又想过了,时也命也,这麽些年,姑母和姑父教我那麽多修行和做人的道理,我一直牢记心间,身为三玄门二代掌门大弟子,振兴宗门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能将这麽艰巨的任务抛给别人,这是我的命!」

「那就这麽定了?你不想当剑修了?」

「世间事,难得两全之法,当定取舍,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你这孩子,现在都这麽说话吗?从这一点上,你拜刘掌门为师没错,你们两个很像。」

次日一早,从星德山赶回来的星德君携周七娘一起,上得乾竹岭,见大殿之中已经布上了酒宴。刘家庄的十几个婢女仆役在管家的带领下,忙得不可开交。

周七娘看着这一切,不由眉,星德君明白她的心意,小声道:「放心吧,

咱家孩子是掌门大弟子,没什麽可担心的。」

方不碍的筑基宴,刘小楼思前想后,还是没有往大里操办,更没有请别家宗门的人,上山的都是自己人:老葫蠹丶星德君夫妇丶刘夫人,还有四个村子的十几位耆老宗长。

作为小宗门,闷声发大财就好了,大肆宣扬自家宗门实力又壮大了一分,有些时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众人的哄闹声中,方不碍简单讲述了自己筑基的经过,这还是他头一次说那麽多的话,可见感触有多深:「—当时去了鹤山,宋前辈没有直接指点我剑法,而是抓了一只鹅塞给我,教我烧鹅。一开始是家养的普通鹅,后来做熟了,

就换了清远山的黑鬃鹅,那个鹅很贵,清远宗卖二十两银子一只·—」

「去翅丶掌丶内脏等等,都要按照他宋家的手法来,尤其是去毛,对指力的要求很高,必须用真元在指尖成剑,为真元剑·——」

「鹅肉要腌制,姜末丶蒜蓉丶葱末丶盐丶糖丶老抽丶料酒丶花露丶香兰籽与肉骨汤制作调味汁,切法丶拌法都有讲究,在腌制过程中的翻动尤为重要,确保鹅肉均匀入味,就要学到柔掌——」

「纯粹以真元烫皮,之后再迅速过冷,冰火指力的转化十分重要,一定要顺利丝滑,否则鹅皮不紧,烧烤之后不酥不脆—」

「有一天,我一整天待在烤炉跟前,感觉自己好像也进了炉子,成了一只挂在叉子上的烧鹅,在炉火中翻转。那炉子就好似气海,渐渐向着丹田处缩进去...」

「当缩到一个极致的点上时,宋前辈拍出一枚蓝色的灵丹,飞入我的喉中,

然后,在滔天的烈火中,灵丹化成汹涌的真元巨浪,将这点极致冲开,便成了气海—...」

洋洋洒洒讲了许多,讲完之后入座饮酒,眼中依旧满满都是回忆。

虽说每个人筑基的方式都不相同,甚至成就气海的情形也不太一样,这番讲述,对星德君夫妇和刘夫人都有很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这是筑基宴最重要的意义所在,三人顿时陷入沉思。

良久,刘夫人叹道:「方万没有想到,鹤山宋家的剑法,竟然是烧鹅炼出来的——.—.你在那边烧了多少鹅——··—喷喷喷——··真然剑丶柔掌丶冰火指周七娘喃喃道:「竟是将筑基丹化作气海之海了?还有这麽筑基的麽,当真闻所未闻」

星德君问:「那筑基丹,又是怎麽来的?』

方不碍道:「是宋家三年前向罗浮山预定的,原本要给他家一个叫宋宝龙的老前辈,但今年罗浮山交丹时,那位老前辈过世了。不知道究竟花了宋家多少灵石,但掌门给我送过去的六百灵石,宋前辈都收下了。」

虽说收了六百灵石,但不管宋家当初为这枚筑基丹支付了多少,所有人都清楚,欠鹤山宋家的人情,欠大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