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6(1 / 2)

加入书签

问题,便是北平粮食产量少,无法支撑迁都后的大量粮食供应。

要迁都,最起码得让大家能吃得上饭吧?若众朝臣整日饿着肚子当值,估计在皇权之下他们也能集体罢官。

吃都吃不饱了还当官?不如在江南当个富户得了。

即使困难重重,也难以阻挡朱棣迁都的决心,为了解决北平的吃饭问题,朱棣日思夜想,不知掉了多少根头发。

就在朱棣即将被吃饭问题折磨得秃头时,突然灵光一现,北平没有粮食,可江南有,京师有啊!

将粮食从南方运至北方,北平的吃饭问题不就得到解决了吗?

想到这一点的朱棣,当晚兴奋的都没有睡着觉,当即提笔写下了几个运输粮食的方案。

首先便是陆运,不过陆运写出来后立马被朱棣涂抹掉了,无他,只因这一办法实在耗费太大。

到时粮食是运到北平了,可钱财都花费在路途上了,北平即使得到了粮食,也只是得到了人们吃不起的天价粮食。

其次便是海运,海域宽广且航船吞吐量大,一船可运的粮食比内河多得多。

不过海运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海上风浪大,由于天气等不可控因素,走海运货损太多,不是长久之道。

最后,其实也是唯一的办法,那便是启用运河运粮。

可南北之间并没有直接贯穿的运河河道,大部分河流都久缺疏浚。

若要启用运河运粮,那就得先疏浚河流,甚至有些没有河域的地方还得现修一段,使得南北连通起来。

朱棣思来想去,天明后便决定,开始疏通大运河!

首先,朱棣下令重开会通河,再逐步拓宽河域,彻底打通南北的漕运之道。

自从朱棣第二次远征漠北回来后,南北运河被修建得连通了起来,于是迁都一事,被朱棣在上朝时顺势提了出来。

虽然以前朱棣不曾提起过迁都,但修运河以及北平皇宫等等,诸事加在一起,朝臣们不是傻子,都猜到了朱棣的想法。

可毕竟朱棣没有明说,朝臣也不会主动来问,陛下,您是不是要迁都啦?

就在迁都一事被朱棣挑破后,可想而知反对的人不知凡几,朝臣们冠冕堂皇的说着各种理由,都被朱棣强硬的一一否决。

后来,不管朝臣们愿不愿意,朱棣还是将都城迁到了北平,北平作为离边疆更近的城池,也说明危险更多了一分。

迁都一事,真正让明朝皇帝自朱棣起,做到了:

天子守国门!】

作者有话要说:

提示[宋明两朝皇帝进入群聊]

赵匡胤:(骂骂咧咧.jpg)不讲武德,你们明朝的皇帝守国门了,我们宋朝的咋办?!

朱棣:你们也去呗~

“……”

提示[赵光义、赵恒、赵佶、赵构、赵…退出群聊]

——

[1]《明史》:二月己酉,大阅。庚戌,亲征瓦剌。

[2]《明史》:十一月壬寅,诏文武群臣集议营建北京。丁亥,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

第108章 韭菜盒子

“好!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啊!”

平行时空中,刚被革职的岳飞看到此等情形,也不免潸然泪下,若他大宋的帝王也能…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