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6章 祖慈孙孝(2 / 2)

加入书签

不过他反应很快,避开了胡夫抓来的手,只让后者抓住了他的袖口。

但还是让人感觉怪怪的。

虽然欧阳戎知道,这种执手礼,在神都洛阳那边很流行,也不知道哪里传来的。

一般关系好的同年或者亲近师长间,激动开心时,都会执手或者抓袖,表示关心亲近。

但是欧阳戎还是拉不下脸皮。

「胡中使久等了。」

「不久等不久等,不过欧阳刺史刚刚是忙什麽急事吗?咱家看去找你的燕捕头都回来了。」

欧阳戎点头,有些不好意思:

「是有点急事,已经处理了,胡中使勿怪。」

胡夫笑吟吟道:

「没事没事,咱家理解,你们这些能人,都贵人多忘事。」

易千秋丶元怀民等人忍不住看了看胡夫。

按道理,胡夫才是洛阳来的中使,是天子的使者,应该是地方官员巴结他,和他拉熟才对。

怎麽到了欧阳良翰这里,像是反过来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欧阳良翰才是天子派来的使者呢。

「胡中使所来何事?」

「咳咳,不是什麽大事,对了,圣人旨意,欧阳刺史丶元长史丶易指挥使接旨!」

众人按照礼仪,在堂前接旨。

胡夫宣读了下旨意。

内容毕竟简单,却在除了欧阳戎之外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首先是双峰尖那场大战的事情,并没有责怪众人,只是让她们继续坚守岗位,对于这次的死伤,继续按规统计,除此之外,原地待命,等待后续调遣。

不过圣旨,倒是责令江州大堂在内的江南官府全面通缉云梦剑泽,不放过任何一位越女。

这算是彻底翻脸了,也是朝廷对于江湖那边,最严厉的措辞,类似于两方人打架,吃了暗亏那一方当着一众小弟的面选下狠话:「给老子记着,有种放学别走。」

对于白虎卫指挥使易千秋丶彩裳女官妙真,圣旨只是让她们和江州大堂,交接好手头事务,然后启程回京,回归原岗。

算是平调,没有升贬。

饶是如此,易千秋也释然了。

元怀民转头看了眼目露喜色的堂妹,叹息一声。

他知道秋娘不是在乎个人荣辱,而是担心拖累京兆元氏,虽然早已改姓,在外面抛头露面,但是朝廷那边都是默认她绑定这京兆元氏,万一哪天,灭九族,也是去京兆元氏点人头其实从胡夫到来后的态度就可看出,这份圣旨不算噩耗。

之所以说,大部分人感到意外,是因为圣旨后面的内容。

圣人驳回了欧阳良翰辞退江州代理刺史丶修文馆学士的请求。

大致意思是,双峰尖大战的责任不在他身上,他与江州官府已经尽力。

不许欧阳良翰辞官,并且勉励了下他,让他继续坚守岗位,先将浔阳城这边的馀波收尾。

后续,若是朝廷寻到了合适的刺史人选,能够交接,到时候再视情况把他调回京城修文馆。

反正大致态度,就是安抚加勉励,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

易千秋与元怀民都有些吃惊看向欧阳戎,

他们万万没想到欧阳戎此前递上去的奏摺,是把责任全部往自己身上揽,还辞官请罪。

见过去背锅的,没见过大领导主动去背锅的。

易千秋看向欧阳戎的眼神有些复杂,隐隐还有些羞愧·她默默低头。

元怀民瞧见,也叹息一声,朝欧阳戎有些埋怨道:

「良翰辞官怎麽不和我们商量下,万一朝廷那边真答应了怎麽办。」

欧阳戎摇头,语气认真:「我是真想辞。」

众人无言以对,也难以理解,纷纷劝导起来。

「好了,让咱家和欧阳刺史谈谈。」

胡夫遣退众人,把欧阳戎拉到了一边。

欧阳戎看见,这位络腮胡宦官精气神很好,精神抖擞的。

「欧阳刺史,你可知现在洛阳的局势?」

他喜气洋洋问。

欧阳戎轻声:「中使大人说说。」

胡夫压低嗓音:

「王爷一家已经入宫,正侍奉在圣人膝前,一家子都住在皇宫,圣人尤其喜欢小公主殿下,朝会都带在身旁,大夥都说这是隔代亲——」」

胡夫娓娓道来。

欧阳戎却反应平平,「哦」了一声。

这次轮到胡夫愣住了。

「欧阳刺史看来早就猜到了—」

欧阳戎不语。

胡夫东张西望了下,手掌遮嘴,悄悄嘀咕:

「欧阳刺史,若没猜错,王爷这次入京,是您一手策划的?」

欧阳戎瞧了瞧他,换了个话题「胡中使还有其它事吗,下官让人去安排院子,就上次你落脚的院子如何?」

胡夫有些抓耳挠腮:

「欧阳刺史,刺史大人,小学士大人,咱家求求你了,你快说说,到底是不是?哎呀,这有什麽好卖关子的,谁不知道您是浔阳王府的檀郎。

「快说说,这次到底是如何讨得圣人欢心的,事情怎麽会这麽顺利,本来咱家听说王爷回京,还担心来着,是不是太急,还觉得悬来着「结果第二日,圣人就令人打开了皇宫的应龙门,让王爷正大光明的进宫了,不是半夜那种偷偷摸摸,听说圣人还带着王爷丶世子见了夫子————」

欧阳戎默默听完,不置可否道:

「王爷回京应该禀明圣人了吧,王府被反贼烧毁,生命垂危,回京避难。」

胡夫有些无语,更加心痒痒了:

「欧阳刺史怎麽当咱家是三岁小孩,虽不知道是何原因,让圣人欢颜,但肯定不是明面上这麽简单,而且别人或许还不知道,但咱家可是知道,王爷在大事上,是有多听您的话.」

欧阳戎瞧了瞧络腮胡宦官好奇求知的表情。

这麽看,献鼎剑的事情,暂时还没传出去,外界估计都不知道这回事。

至少在胡夫领旨离京前,洛阳那边还没人知道不过距离那一口鼎剑的公布,也是迟早的事,但那位圣人这麽能沉得住气的等待,也是厉害的。

洛阳那边现在应该暗流涌动,突然回京的浔阳王一家,是会打破离卫之争的平衡的,

特别是还携带了一口鼎剑而来欧阳戎想起什麽,好奇问:

「对了,胡中使说的隔代亲是怎麽回事?」

胡夫随口道:

「小公主殿下献给圣人一枚夜明珠,圣人甚喜,在小公主建议下,镶于冠冕,携之上朝———.真是祖孙情深,上慈下孝啊。」

欧阳戎:—

「欧阳刺史怎麽这副表情,为何又一言不发?」

「没丶没事。」

胡夫不知想到什麽,一声叹息:

「所以说,人啊,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谁也不知哪一天就飞上去了,朝中大多数人都爱趋炎附势,却不懂去看大势。

「就如这位小公主殿下,咱家当初在浔阳瞧见,就猜到圣人八成会喜欢,因为她与圣人年轻时候太像了,欧阳刺史你看,这次入京,隔代亲不就来了吗,现在宫人们都在讨论,圣人会给殿下什麽封号,按照本朝公主封号,例如长乐公主,新封号中应当会有个「乐」字—」

「是是是。」

听到前面那些话,欧阳戎无话可说,只是一味点头。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