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2章 接盘大师(2 / 2)

加入书签

是价格。

大师就是大师,没有讲价。

现在东林大佛被毁,浔阳石窟前景暂时一片黯淡,无法投圣人喜好,圣人投进去的两万贯胭脂钱也打了水漂,后续朝廷支持力度不详,浔阳石窟何去何从,没人知道。

而且,眼下没了主石窟的东林大佛这个标杆在,浔阳石窟其它次要位置也难卖出。

现在能有人要,主动接盘,已经是阿弥陀佛了,管事哪里会渴望什麽高价。

这道理就和原本抱有期望丶希望高价卖出的货暂时堆在仓库,虽然慢慢回血不算太难,但原先的旷阔预期没了,淡季有些难卖,现在能有人上门,出个以前或许会嫌弃的标价购下,这还不赶着卖?

更何况善导大师给出的价格,十分体现他对某位年轻刺史的尊重:

管事恭恭敬敬的禀告完毕。

欧阳戎听完,轻轻颔首。

王操之丶裴十三娘那边的投入没亏就行,只不过他们投入的规模巨大,回本慢些,也远远没有裴十三娘原本炒星子坊地皮的那种暴利项目收益大。

但是呢,这又是个实打实的实体财产,总能赚钱,只是周期长,最精明的商贾都爱逐利,若不是有欧阳戎这样的贵人按着头,他们不爱做这种回报慢的买卖。

有点类似于欧阳戎此前「感化」裴十三娘后,所推进的星子坊廉租房营造。

想到这些,欧阳戎咳嗽了声。

话说,王操之丶裴十三娘自从跟了他后,好像尽是做善事去了,虽然是欧阳戎眼中的理所当然,但却是同行商贾眼里的大善事。他们除了人脉靠山的加持外,似乎并没有在他这个好姐夫丶好公子这儿赚到什麽暴利。

等等,王操之那伙粮商倒是从折翼渠赚了不少,但那算是例外,那时欧阳戎还任龙城县令,这方面尚且有些「手软」。

欧阳戎出神之际,管事留在原地没走,脸色似是犹豫。

年轻刺史瞧见,直接问:

「还有何事?」

管事小声问:

「明府,除了主石窟外,咱们还修建了不少小石窟,有些规模不比主石窟小多少,这些石窟,明府准备怎麽处理?」

欧阳戎想了想:

「可以和这次东林寺的买卖一样处理,有愿意接手的佛寺,都可以谈,官府这边也都好说,但是有一点要求,那就是除了石雕壁画等艺术品外,至于其它的营生不准去做,比如商贸开店。只准道观丶寺庙入驻。

「这毕竟是圣人与朝廷钦点用来造像的地方,需要初心如一,也算是江州官府扶持下浔阳文化。」

「是,明府。」

管事退下,不过欧阳戎瞧见他有些忧色。

估计也在苦恼这麽多石窟,谁过来接盘。

欧阳戎挑眉。

若是王操之在这儿,他高低得拍拍便宜小舅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来一句:人生在世,难得圆满,大夥都是来接盘的,你不接盘谁接盘?况且这次不接,总有一个适合你的盘要落到头上,不是大的就是小的,开朗一点……

善导大师一行人走后,欧阳戎又回到了此前三点一线的生活。

除了每日上值,到了下值闲暇,就去那三座院子住。

时间过去了大半个月。

距离那封奏摺递上去,已经过了小两个月。

洛阳那边还不见动静,洛阳与浔阳相距数千里,洛阳的馀波消息就算传来也要一两个月。

期间,欧阳戎一直等待张时修的消息。

至于燕六郎那边,已经调动了江州官府的全部人脉力量,但是依旧没有收获。

无人知晓云梦剑泽具体方位,派去实地找寻的人也全都无果,甚至还有在辽阔云梦泽内迷路的……

而龙虎山天师府也算是隐世宗门,是三清道派之中最低调的那个。

或许他们知道云梦剑泽的方位。

欧阳戎抿嘴。

这日傍晚,他推门走进幽静小院。

是当初绣娘居住的地方。

院子中整洁如初。

一顶秋千在随风飘荡。

欧阳戎缄默的走到大堂前,直接坐在了门槛上。

下值回来的他,绯红官服忘记换,姿势有些不顾形象。

欧阳戎安静了一会儿,取出一把琵琶,低头拉弦。

琵琶声呜咽,在空旷院中,稍显落寞。

这是老乐师留给他的那把琵琶。

当时老乐师还送给容真一把木琴。

欧阳戎低头,兴趣一般,研究琵琶。

这是他最近新学的。

欧阳戎的天赋尚可。

弹的琵琶曲子也是他改编的。

是容真传授他的琴曲改编而来。

欧阳戎回来后没有闲着,一直在努力参悟「文皇帝」剑诀,将琴曲翻来覆地的学习,改编成琵琶曲,也是他最近的构思。

想到便去做了。

只是领悟【文皇帝】真意这块,并无进展。

似是陷入了老乐师曾对容真说的「着相」。

欧阳戎又想起了老乐师走前的留言。

不知为何,他总是隐隐感觉老乐师留下的暗示没有这麽简单,不是什麽单纯的「琴瑟和鸣」。

既然他留下的一把琴能代表剑诀琴曲,那他额外留下的琵琶,是否是另一种的提示?

按照欧阳戎了解,老乐师是那种表面正经,偶尔行事显得老不正经,但其实内里很正经,事后一看确实很正经的性子。

留下一把琵琶与一把木琴是否也是如此?

欧阳戎微微皱眉。

就在欧阳戎沉思之际,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明府!」

燕六郎闯了进来。

欧阳戎没有慌急,慢慢起身:

「何事。」

还以为是张时修那边有消息,没想到跑来的燕六郎,朝他一脸激动道:

「明府,洛阳来人了!」

……

蝉鸣阵阵。

朱廊曲回处,漫开了一片石榴红。

上阳宫的宫女们已经换上了薄纱。

从琉璃檐角下匆匆步过。

午后的阳光在九迭黄砖上淌成蜜色,女官们曳着藕荷色轻绡穿行于回字纹阑干间,裙裾拂过阶前新开的玉簪花。

上阳宫红砖黄瓦的宫墙,今日的颜色格外的鲜艳亮丽。

被工匠新涂抹上颜料。

整个上阳宫这几日都陆续换上了新墙面。

颜料是猪血与朱砂混合而成,除了光鲜亮丽,还有辟邪之意。

盖因前来休养散步的圣人,前日深夜忽醒,似受梦惊。

整个上阳宫的女官丶宫人们忙碌起来。

第二日,整个宫廷的墙面都换了一遍。

处处门匾上都放置了薰鼻的艾草。

自从洛阳城里那一声响彻全城的莫名巨响过后,圣人便移驾到了洛京郊外的这座上阳宫,久久未回皇城,每旬的朝会和御前会议都是在上阳宫这边举办。

有人传言,是天枢倒了,在卫氏双王建成的那日,受到了天劫。

圣人大怒,卫氏双王被暂时禁足王府,涉事官员也纷纷下狱。

这些日子朝野上下一片寂静,幸灾乐祸丶乐得其见的不少,暗地里不少人在揣测后续走向。

整个洛阳城在这个春日里都是在暗流涌动中渡过的。

圣人更是直接搬到了上阳宫,估计是眼不见心不烦。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